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启幕

宁旺春土特产品

 秋韵正浓,重阳之期悄然临近。10月24日,以“银龄涌春潮 燕山霞满天”为主题的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市房山区启幕。

  活动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学术支持,房山区燕山人民政府办事处、北京孝行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房山区委、区政府,燕山工委、地区办事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现场,来自京津冀三地有关部门、行业专家、养老企业、助老公益组织等300余人现场参会,共探银发经济发展路径。

  本届博览会为深入解读我国银发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政策,以及京津冀区域协同下的养老产业生态构建和实践路径,同时围绕科技赋能养老新模式、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养老金融与文娱消费等议题探讨交流。

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启幕

  图为开幕会现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明镇致辞并强调,我国银发经济具有三大特点,包括供给侧从单一养老照护延伸至“医养康护旅”全链条,需求侧从“生存保障”升级为“品质享老”,发展趋势上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区域协同格局渐成。他还以“燕山享老模式”为例,推动政策协同、项目共建等合作共建。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军表示,京津冀作为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区域,需携手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分类施策,让低龄健康老年人老有所为,让高龄失能老年人老有所养,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乐。”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原会长王建军围绕《将积极老龄观融入银发经济发展全过程》为主题深度分享,他指出,完整准确把握银发经济内涵外延,就是要坚持积极老龄观理念,强化老年人是银发经济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是消费群体也是人力资源的意识。

  “老龄化将为整个经济社会文化带来重塑性转变。”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则深度解读了银发经济六大高潜力赛道。涵盖健康业、制造业、文旅业、社区业、智慧业、金融业,并指出银发经济发展具有产业链长、业态多元的特点。

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启幕

  图为现场嘉宾主旨演讲

  签约仪式上,燕山办事处与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北京市残联、建行北京市分行共建“老残共养”创新实践模式;与天津、河北多地政府及协会共同发布银发经济跨区域协作共识;与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还促成北京市今日东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国铁道旅行社(总社)达成康养旅居项目合作,为银发经济发展筑牢支撑。

  对话环节以“京津冀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为主题展开,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亚经协养老产业委员会会长孙应杰主持,邀请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学术部主任郑志刚等多位嘉宾就区域养老协同、跨区域旅居机制、AIoT 技术适老化应用、中老年文娱实践等方面交流分享,勾勒银发领域深耕未来图景。

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启幕

  图为参展智慧穿戴产品功能展示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现场,开设五大展区,25家参展单位参与,展会涵盖智能穿戴、养老机器人、AI 健康管理、康复设备、老年大学/在线教育平台、银发文化产品、养老保险产品等内容,博览会逐步成为了解银发经济趋势发展的窗口,也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合作平台。据悉,燕山地区以此为契机,助力深化京津冀养老资源协同,拓宽银发经济新业态。


宁旺春土特产品

标签:

湘潭这一规定事关居家养老10月29日起实施
老年健康文化节启幕 构建“老幼共融”新典范